據澎湃新聞報道,近日,有網友反映,重慶熱門打卡地白象居謝絕參觀,現場有“居民住宅,謝絕參觀”字牌。社區居委會回應,系居民自發組織。白象居大樓共24層、無電梯,其1樓、10樓、15樓皆有出口,可通往不同的街區,巧妙地實現了高層變多層。
造型獨特、設計巧妙的白象居,佇立在江邊,雄偉的大橋、長長的索道纜車穿江而過,既有“年代感”又有審美感,是典型的山城重慶社區,又因諸多影視劇曾在此取景,成為熱門打卡地。
在移動互聯網時代,形成了新的社會形態即“流量社會”。在一個注重符號互動的社會中,通過互聯網介導產生了一種新型的社會關系:一些人為了爭取流量,熱衷去網紅打卡地。
而網紅小區“謝絕參觀”,并非就背離待客之道。過去,人們安土重遷,社會流動類似固體狀態,不僅頻次低,也不會對主人一家造成過多干擾。而如今,出行便捷高效,社會流動宛如液體狀態,到網紅小區打卡的陌生人并非一個兩個,而是一群又一群、一撥又一撥。
網友來打卡,不僅會增加小區流量,也能增加一個城市的美譽度,居民為何要采取排斥態度?事實上,過多網友頻繁參觀,難免會影響小區安寧,還可能會給小區帶來風險。更為關鍵的是,小區并非共享的公共空間,而是居民的家,網紅小區“謝絕參觀”合情合理。
而且,小區居民可以實行業主自治,按照相應的社區治理規范,通過協商一致形成業主公約,有權對盲目無序的參觀說“不”。
此外,網紅小區“謝絕參觀”也提醒網友們——別人家的小區雖好,但也不能“想進就進”。即使要進入他人的小區,在參觀的過程中保持審慎與克制,盡量避免給小區居民帶來不便與干擾。只有心中多一些界限與分寸,陌生人之間才能更好相處。(楊朝清)
編輯:郭成